[清空]播放记录
——碎碎念,不是影评,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废话,大家可自行绕开。
最近写不出文章不是没有原因的。最重要的是,我的状态出了问题。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有更多的话觉得没有必要说,于是很多评论写着写着就没了下文,变成了断稿残章。
时代出了问题,人心也会跟着出问题。我曾经自嘲过一句,如今的70后除了钱还剩下什么啊,而80后除了挣钱还剩下什么?至于90后、00后,不知道,我并不想装着自己了解他们。
信仰、荣誉、勇气、责任感……这些过往称颂的道德品质到了今天还存在吗?还是我们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如那本书说的,如今藤校的录取都是为了“精致的绵羊”而存在的?
芦苇有篇访谈说得很对,如今的创作者都过于自我了,缺少普世的人文关怀,即使有这种人文关怀,那也是停留在小清新之类的安逸度日的文艺上,既不悲悯,也不深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80后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或许和独生子女有关系,但我并不认为独生子女是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因为,这种极度冷漠和自私自利,就我观察,并不只存在独生子女身上,非独生子女身上也比比皆是。
失却了信仰是很难获得幸福感的。不要总是以为以前信仰马克思的人傻,人家的内心何曾不比你幸福?而你除了钱或者挣钱之外,可还曾剩下些什么?
仔细地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我感慨良多。虽然这是主旋律的题材,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是主旋律剧而否认它在艺术上的价值,一如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部片,我认为是可以打8.0至8.5分之间的。首先,它出现的年份1990年是有寓意的,剔除一些意识形态的内容,我也看不出上头是有意在宣传焦的为国捐躯、鞠躬尽瘁之类很虚的事情,它更强调的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精神。其次,这个人物的塑造并不是教科书式的,每做一件事都是直呼生死大义的口号,达到死而后已的目的。拜李雪健老师的艺术功力所赐,他被塑造成一个有普世情怀的人物,其真诚流淌于世间,非行云流水无可比拟。有一段,说的是焦的小儿子想吃大人答应的红烧肉没吃上,说爸爸妈妈是在骗人,然后把窝窝头扔地上,焦第一时间并不是条件反射式的去给这么小的孩子去做成人式的思想工作,而是出自一个父亲的本能去真诚地检讨反省自己,给孩子道歉的同时又能晓以道理。我觉得不管这是不是一部意淫片子,但至少这么一段朴实无华的演绎已经可以说服我,真实的焦裕禄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还有其他地方也很动人,比如焦裕禄对百姓发自内心的关爱,他子女对他的关怀(大儿子为了给他治病买吃的跑去挖煤),都表现得相当朴实无华,这些都是普世的人文情怀,而不是在宣传我D的教条主义。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这样朴实的情感表达了,或者说,如今的屏幕上很难再见到这种朴实无华的情感的表达了。
或许这部人物传记片应该和汤汉克斯的《萨利机长》并列在一起看。同样是普通人,同样是英雄,同样是主旋律剧,它们主旋律传达出的主流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萨利机长最后要传达出的主流价值观是,奇迹是需要团体的配合才能诞生的,虽然我是英雄,但我只是危机发生那一刻中其中的一个变量,更重要的是大家的配合。而《焦裕禄》嘛,就很典型的国产人物片,抒情的、感慨的地方更多一些,故而更强调歌颂个人的品行,而非集体的力量。这两部戏很好地体现了中美主旋律剧的不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的东西,它只要站在那里,就算不说话也会发出回响。
PS:
BTW,汉克斯老了,可是演技还是那么的动人。就凭他那朴实无华的表演,我也能看完这90分钟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电影。
——写于2019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