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不光明星要看脸,长得好看的普通人也能更多一些便利。
再进一步,躲在屏幕背后的键盘侠们,可以跪舔颜值,更可以无情嘲讽丑陋。这种心理,不知是病态的求美之心,还是自卑的投射。
这部动画电影便是对这种病态社会的讽刺,讲述了一个自卑的化妆师使用整容液变美而遇上的恐怖事件。
由于并没有看过原版漫画,所以就单就电影论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体态肥胖的化妆师艺知,与她负责的艺人颜值有天壤之别。艺人对她长相的嘲讽已是习以为常,而她除了躲起来哭并无他法,直到一个新来的男艺人权志勋的一句夸奖……
在一次不得不客串综艺配角之后,对艺人和自己的两极化舆论终于压垮了艺知。
她选择了最快变美的方式——整容液,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父母借贷给艺知买整容液,在她被整容液毁掉之后又割肉救她,甚至,她还不惜杀人。
当艺知终于如愿和那个曾经欣赏过自己的权志勋在一起之后,她才发现,自己选择的幸福和爱才是真正的魔鬼。
在这部电影里,被心理扭曲的不只是艺知,还有权志勋、女艺人美璃,甚至是隐匿在网络评论背后的整个社会。
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是不能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成长为否定自己的样子,那是社会的原因。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能够包容各种各样的人,没有人能有资格质疑别人的存在和价值,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艺知原本是一个芭蕾舞演员,因为颜值问题,即便是技艺更佳也不会夺得冠军。权志勋也是如此,大姐的待遇和自己的境遇对比,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这种挫败感便让他们对颜值有了变态的追求:艺知嫉妒成名的美璃,因而加入对她的网暴和不负责任的诋毁;艺知对父母从金钱到人肉越来越变本加厉的索取;权志勋整容不成而直接变性,最终将自己变成美丽面容的收集容器!
当颜值成为评判标准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否定努力的价值,这样的环境,无疑是病态的。
病态的环境则滋生病态的心理。
每个人用颜值做标准,长得美就高高在上,长得丑就应该卑微。这样的价值取向之下,很难再有健康的追求。正因如此,整容液才有市场,观照现在的社会,韩国的整容产业极其发达,整容从原来的舆论边缘逐渐转型成为专业性的“医美”,而微整形也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正确的审美观。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小到大始终相伴的容貌都不能自信,那该有多么自卑!
还记得曾经上过热搜的韩国选美,进入决赛的十几位女性,容貌大同小异,如果用来设计连连看,一定是最高难度吧。而且,这样一致的美,有什么意义?
大自然是多样的,连两片同样的树叶也没有,正因为这样,才美的千差万别又独树一帜美不胜收。如果大家都长的一样,那么颜值高低就没有分别,颜值的标准便会消弭,那大家的价值取向又在哪呢?
病态的心理还在于艺知将自己的境遇推锅给父母,这是一种很巨婴的行为。颜值不可以改变,但是身材可以改变;歧视不能改变,但是工作可以换。面对自己生活遇到的种种,艺知没有反抗,一味的承受让自卑更自卑。推锅给父母有什么用,难道有人承担这个责任,自己就可以不努力吗?
电影中还有一幅画,让我联想到罗夏墨迹测验,也让我想到《死亡幻觉》的海报,那种一眼看上去就不舒服的感觉,是一个不错的道具,映射了权志勋邪恶的内心。
电影改编自高分漫画,对比漫画的评价,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
剧情的反转有点太轻描淡写,前期的伏笔并不充分。
剧情前段有一些关于失踪年轻女性的报道,后来在权志勋的房间发现了无数女性的身份证,算是一种前后呼应。但是在剧情中段,很容易以为是整容液的锅,是年轻女性使用不当把自己溶解了。
权志勋在厨房时,柜子里传出人声,虽然结合后来他身上的假发和人脸能推测可能是失踪的美璃,但是证据指向并不充足。
关于权志勋收集美女的脸,以及经纪公司会长的身份,都似乎有一点突然,为了反转而反转,反而让恐怖氛围的酝酿不足。
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对这种病态环境的反思还是蛮新颖和深刻的。我也自觉不能在颜值面前保持绝对的客观,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包容,包容他人,也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