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文/满囤儿
票房的屡创纪录推动了我国电影工业实力的飞速进步。于是我们这几年能看到越来越多重工业、大资金所砸出来的国产战争巨制。这些战争片里的战场规模越来越大,人数和军械越来越多,不仅机枪火炮随便使,就连飞机坦克这种载具的轰鸣都已司空见惯。然而,这又带来了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打仗戏份过多,人物被淹没,立不起来,或能立起来的太少;另一个是战争戏中电脑特效过多,徒有视听震撼却难再有老战争片的代入感。
10月22日全国上映的战争片《东江风云》介于老战争片和新战争片之间,既利用了现代的工业实力,又不对其产生依赖。编剧兼导演俞才斌对这个尺度拿捏得非常好。影片讲述的是东江纵队在东莞地区组织抗日活动的故事。俞才斌对人物采用了群像描写,同时在战争戏上采用了很多实拍。这就多少解决了前述的两个问题,既立起了丰富的人物,又营造了战场代入感。
戏剧理论里的“高潮之前”很多人都听说过。《东江风云》截取的时间段,并不是东江纵队战功最辉煌的时刻,而是从其组建前开始讲起。影片的前半段几乎处于四五线并行的状态,叶虎、牛黑子、庄红妹、方小蝶、韩欣葶等诸多人物先后登场。他们每个人都与日本鬼子有着各具特色的对抗性。比如叶虎是因为在泰国打败了日本拳王而被日本人仇视,“东莞第一大美女”庄红妹则是拒了日本人的强娶,牛黑子的家人被日军炸死,方小蝶的父亲是面对日本侵略企图逃跑的懦弱县长,韩欣葶是伪装成日本人打入其内部的女特工等等。在描述这些个人仇恨的同时,这些角色的个性也得到彰显,一幅抗日群像有了基本的元素。
如果人物只是这样“各自为政”,那影片必然散掉。《东江风云》的群像之所以鲜活,是因为这些原本并行的人在“东莞抗日民众敢死队”的旗帜下,拧到了一起。他们不仅是行动上拧到一起,情感关系上也拧到了一起。片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人物关系链少于三个的。不仅抗日志士们互相有关联,其中某些角色还和日军那边的角色有关联。比如韩欣葶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周旋其中,日军新来的高手是叶虎手下败将的师父等等。如此扎实的群像描写,让影片的文戏和情感戏具有了感染力。
《东江风云》的战争场面并不算多,算下来有一场规模较大的阻击战,一场规模相对小一点儿的营救,一场规模小但复杂度高的村庄巷战,还有三四场基于功夫对决的个人战。无论是哪种量级的武戏,本片都秉持了实拍原则。片中也出现了飞机,却不是电脑做的模型——主创应该是购买了纪录片素材,通过剪辑与地面的炸点实拍完成了视觉结合。
尤其是战场上的炸点实拍,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实拍炸点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但是可以和人物结合得更好,让观众的感受更真实。当观众看到奔跑的人物旁边一个个炸点爆开,代入感确实比看特效加持的爆炸戏更高。
个人战也是实拍,而且主创对不同角色所使用的功夫类别也做了很细致的区分。日本人用空手道,从泰国回来的叶虎用的是泰拳,土生土长的牛黑子则用的传统武术里的长拳,还有一个隐藏的高手角色用的是暗杀术。对于喜欢功夫片的观众而言,这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战场规模小、杀敌数少就忽略任何一股抗日力量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投资有限、主创名气不高而忽略任何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东江风云》和东江纵队一样,都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