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关于这部电影的最大感受是【遗憾】。
一来遗憾于,文学的时代已经全然过去了。
让作家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经验,受众面窄到几乎可怜,即便是余华这种畅销型选手,一本《活着》就够吃一辈子的,观看他们的叙述和镜头前的表达所达到的数据量永远比不上一些游戏主播、直播带货、脱口秀表演以及热门的vlog博主。
文学被各种智能设备以及娱乐方式排挤到非常边缘的位置,尽管唏嘘,但这也难以避免,而华语文学也呈现出了堕落、矫揉造作以及圈子化,让人觉得难以接近,可有可无。
比如电影有一个细节,贾平凹的女儿说自己要发第二本诗集作品了(据说她的诗写的也实在不行),贾特别提醒她要将生活和文学分开,在生活中首先要做好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后面半句当然是非常男权和父权的发言,但将生活和文学分开恐怕的确是经验之谈,毕竟,大多数人即便不接触任何形式的文学,也能够很好地生活下去。
二来遗憾于,我国没有真正的艺术院线。
这样的纪实类型电影要和大多商业电影一起塞到电影院里,去竞争排片和票房,结果也可想而知,不过好在本片所耗费的资金成片可控。
电影最大的亮点应该是余华了,他是一个很好的叙述者,健谈、聪明、幽默,相比之下,贾平凹和梁鸿的叙述显得遥远以及略有阴沉。
鉴于电影题材的冷僻,余华的幽默恰恰也是电影所需要的的,如果不是余华,电影或许会陷入到毫无波澜的尴尬境地。
另外,和贾平凹、梁鸿也不同的是,余华是一个非常想“走出去” 的人,而贾和梁都选择了回到故乡,他们在方向和道路上也呈现出了外向和内敛,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成熟的且成名已久的写作者。
说一些观感方面的看法吧。
电影里有大量的面对面采访与讲述,这样的拍摄太过平实,并非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在记忆与讲述的影像化方面也许可以更丰富一些;
电影有两段多次使用的配乐,一段阴沉,一段轻快明亮一些,阴沉的那一段配乐将整个电影的氛围又往冷调拉了一些,让一些片段更像是犯罪题材类型电影,或许换一段更好。
结尾极佳!简短、干练、充满诗意,值得一个华语电影年度最佳镜头了,这种诗意要远比找人在镜头前诵读诗句来得深刻直接。
那个镜头,那个瞬间,让我觉得讲述者和掌镜者的灵魂似乎相通了,这在拍摄中是非常难得的时刻。接着,电影也在那个高光时刻结尾,给了观看者遐想的余地和空间,这样的处理太妙了。
知乎上有人提问,《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适合怎样的人群观看?
这个问题其实挺奇怪,我觉得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及以上的所有人都能看,即便不接触所谓的文学,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一位作家的人生经历故事,而得益于现代的拍摄与传播媒介,这只需要耗费一张电影票的钱。
或者,文学也完全可以换一个概念,比如“故事”,写作者也无非都是讲故事的人,而据我所知,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天然有着对故事的需求。
在过去,文学创作的确可以帮助一些人摆脱窘困的人生或者物质状况,贾平凹和余华便是很好的例子,但在现在,文学创作的好处没有那么明显了,这是一个投入与产出极不相符的项目,比如胡波,拿了奖出了书拍了电影,最后在遗书里的留言是“蚂蚁花呗快还不起了”。
当然,不同的人情况又各有不同了,也不好一概而论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时代的变化。
文学可以视作为生活的提纯与自我的游戏,想阅读的时候就去阅读,想创作的时候就去创作,想去分享也完全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写点什么,但要在日常的生活里大量地掺杂所谓的文学或者将文学当成是全部的寄托和希望,可能得到也只有失望、谎言、嘲笑以及无边的挫败感。
最后,关于本片,其他不说了,能过审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