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雅各趁着哥哥以扫外出为父亲打猎,在母亲利百加的帮助下,用两只山羊羔和以扫的衣服骗取了行将逝去的父亲的长子祝福,并逃到了远方舅舅家里。20年间,经历了舅舅的压榨剥削,也终被上帝保佑和拣选。终于从那个抓着哥哥脚跟出生的软弱隐忍的弟弟,磨练成勇敢智慧的以色列。
有人说,以色列是耶和华性格的真实写照。上帝赞扬磨难,上帝鼓励隐忍,上帝会告诉你路在哪里,即使那条回家的路太过于漫长。犹太人从巴勒斯坦到罗马,从卡扎尔汗到拜占庭,从伏尔加河到地中海,从苏美尔到埃及茫茫沙漠,足足走了两千年那么久。
所谓的家,就是在路上。
想要找到自己,就低下头,看清自己的脚印。
想要走得更远,就抬起头,忘掉曾经的脚印。
我觉得是这样的,你终将有两次机会诀别你自己,从忐忑,到坚决。
其实,那不过是认知的蜕变,而已。
还是那句话,“电影是讲故事的方式。”
在这个电影里,Celine Song 把留在韩国的海成化作自己的少年初恋,切肤但懵懂。但你知道,那只是假想的另一个自己,没有离开韩国的Nora—Celine Song。
这只是为了剧本需要,完成一个冲突结构,包括尴尬的犹太作家Arthur,是为了更美妙的戏剧冲突。
东亚,尤其是受中国中原文化影响下,12年即为一个轮回。在Nora离开韩国的第一个12年,她对找寻而来的海成说了再见,因为,“我移民两次才来到纽约,我希望我在这里有所成就,但我却坐在这里查去首尔的航班。”
看,第一次诀别仍然是为了梦想。
娜英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作家,以及诺贝尔文学奖。但很明显,在这方面,Arthur的成绩明显好过她很多,已经有成功的出版和签售。
从诺贝尔文学奖,到普利策奖,再到托尼奖,是Nora从浪漫理想到现实思考再到抽离生活矛盾的一次次低头。所以,后悔吗?纠结吗?是时候面对24年前的那个自己,拷问一下自己的心,这一切究竟是否值得。这也是剧本里,海成要来纽约的原因。
当然,第一次取得联络,看似是海成在脸书上发起寻找,也不过是娜英对韩国土壤文化的依恋作祟而已。
有两段对话,会是电影终于要娓娓道出的本意。
In the bed,犹太丈夫说,你在你的梦里,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但娜英黯然的说,我们都有过dream。但是,life is life。(我在告诉你,现在的,才是我要重视的。)
In the bar,海成对娜英说,you have to leave because you’re you .The Na Ying you remember doesn’t exist here.
因为你就是你,所以你必须离开,曾经的娜英不属于这里。
你还是要投入Arthur的怀里啊,他理解你的奔波,他才是你的方向,而我,只能在你身后越来越远,直到消失不见。
是的。
那个矗立在对面、嗫嚅着夜色的初恋情人,那个纠缠了24年的自己,只能黯然离去。而你终将转过身,流着热泪,蹒跚着,奔向未知的生活。
在门口台阶上等待的,是犹太人Arthur。他知道,你已经忘掉曾经的脚印,要开始迈向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