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书简阅中国》的美术质感很好,片头片尾昏黄的色调和构图,没有脏兮兮、压抑之感,而是漫天黄沙下历史尘封的厚重感。片头信笺叠成的马在磨砂纸的古道上飞驰,鱼儿在纸制的历史长河中跳跃,鸿雁飞往寄予中国人无数情思的明月,这些分镜不仅赋予书简以执笔人的生命力,亦彰显了本片创作者借书简走进历史长廊一隅时,对历史怀有的温情和敬意。
骏马、鱼儿、鸿雁这些片头出现的意象很明显是用心选择的。古时的书信,大多通过驿站的马送达,后两者则化用了“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
正片中的场景摄影水准同样高超精美,尤其是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上,大多场景有着书简代表的文人雅化生活的美感,或是能够与特定场景故事主人公内心的希望、沉痛与苍凉等情愫相呼应。
在意象表达上,正片同样有着认真精细的设计。寓意光风霁月高尚品德的月朗风清,代表朝纲混乱君王昏庸的黑云翻墨,预示勃勃生机的一抹翠绿。诸多场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享受,也有利于激发观众内心的涟漪,更好的进行情感和信念的传达。
美是吸引人的第一要素,但书简诉说的情感和信念才是纪录片真正打动人心的内核所在。朴素的孝道,断肠的爱恨,柔婉的安慰,忠义的抱负,孤独的求索,凡此种种,唯有至情至深,至诚至真的情感信念,方可有着穿越时空,直达人心深处的力量。
白璧微瑕,本片有一些我认为不可忽视的缺点,主要是第一集介绍秦国士兵提高社会地位时使用的类似电子游戏打怪升级的画面,我个人绝对无法接受。我爱上历史纪录片正是因为同是金铁木导演的《复活的军团》,那部纪录片对秦国士兵及其家庭所承受的一切有更详细的介绍。《书简阅中国》用这种戏谑看起来很好玩的方式来描绘秦国对待士兵的严酷苛政,也许创作者本意是希望显得生动活泼一些,不可否认第四集袁枚希望孩子跳出科举求功名框架那一段的诙谐漫画就很幽默,也符合袁枚的超脱。但秦国士兵的苦难这种个人命运的不可承受之重,不该用如此方式。即便是第二集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漫画,都很让人感觉不妥,李商隐一生的悲剧所在,如果用更加严肃一点的方式来介绍,是否更加妥帖,不那么跳跃?另外本片在介绍书信内容时,画面上虽有纵向排版书法工整的原文,然而白话用的太多并有些不分场合。第二集王献之的《奉对帖》,演播者虽感情充沛,但言语太过直白,缺少古汉语含蓄隽永的语感做支撑,那种久久无法释怀的深沉悲戚之感削弱了很多。不同于第一集身为普通农夫士兵的黑夫和惊朴实的家信,王献之等文人的书信内容,用和今天无异的白话来表现,总归是有些违和突兀的。
第一集——历史的枝叶注解
倘若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比作参天古榕树,那么本集出现的小人物便是枝干的枝干上的一片片榕树叶——微不足道,却有着饱满真实的生命力,他们为大历史书写了自己的注解。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这是贾谊在《过秦论》对秦始皇大一统这一功绩的记述。然而“千古一帝”震古烁今的文治武功背后,是扩日持久的惨烈战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白骨露于野的悲鸣又何止局限于战败国,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普通士兵于历史,只是构成了战亡数字,也许还有兵马俑的某一个秦俑。
但他们也是有名字的,也是有血有肉曾经在人世间真实存在的。黑夫和惊认真的在木牍上用刀刻写小篆,这是他们给大哥衷的家信。出门打仗,无法侍候老母亲身侧,麻烦大哥照顾妻儿,还要让家人为自己的生死担惊受怕,黑夫和惊的内心本来就很愧疚吧。然而由于秦国的部队供给制度,他们还要硬着头皮写信向家人要钱要物。
但这并不是一对只知道要钱的兄弟,他们关心家人,希望家人过得好,也极力不谈战场上的生死考验让家人担心。《复活的军团》曾经提到秦国士兵的功绩以人头计算,他们在战场上不顾安危,奋勇杀敌,除了忠君爱国的信念,也是有着获取爵位,让家人过得好一些的朴素愿望吧。
黑夫和惊,恐怕没能从战场生还,对于他们深爱,亦深爱他们的家人来说,想必宁愿不要爵位,也希望他们能活着回家。“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死于战场的黑夫和惊再也不会窘迫的向家人要钱要物了,他们的大哥衷却连兄弟的尸骨都不能找到埋之黄土,只能在临终前将珍藏的黑夫和惊的信笺与自己共同埋葬。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对中国人来说有着莫大的意义。而对于那些戍守长城的将士,长城又意味着怎样五味杂陈的百感交集呢?
汉匈之战,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郡,这是堪称历史转折点的丰功伟绩。为巩固新建的边防,汉武帝启动人口迁移,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苦寒的沙漠和荒原。居延出土的汉简告诉我们这些风餐露宿的燧卒,在塞外夏天炎热和冬天严寒的双重考验下,加之缺少蔬菜和水果,患上伤寒和败血病的职业病,身体多处流脓、溃烂、肿胀。
这些数量最多,驻守烽燧的燧卒,不会像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名垂青史。但他们时刻驻守在国防第一线,警惕敌情、及时报告,保护着身后中原大地的百姓免于匈奴的掠夺和杀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古往今来,不曾改变。
但这世上仍有能够超越苦难的真情。一起守长城的日子,燧卒们彼此挂念,写信唠叨,不谈自己的苦,却不忘对朋友的叮嘱关怀。
高昌人迁往中原,是唐朝的大事件,也是中国民族融合史上留下一笔的事件。
这些高昌人在洛阳的生活是什么样呢?从出土的书信可以看出,有日子过得很滋润却对不想接济高昌老家的父母,还写信为自己辩解的。
而高昌人赵义深,不忘有机会便给千里之外的家中老母亲写信,生活艰难,却对自己的拮据闭口不谈,只是不断宽慰老母亲不用担心自己,还想方设法挤出钱来给母亲寄物品。
钱财是身外之物,那么赵义深的阿娘选择陪葬自己的书信是不是身外之物?
一封封等待的家信,一封封不知何时送达的回信。从高昌到洛阳,书信的寄达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这些信件,与“从前慢”的浪漫无关,是见字如面的深刻挂念,是穿越了空间距离的母子亲情,是千年后力透书简仍能让人为命运扼腕,却为真情凝噎的感同身受。
宋朝积弱,外交自然势弱。敦煌使臣朝贡,如此难得的场景,写入《宋史》倒也不奇怪。 不同于之前三个故事中出土于墓葬的书简,跟随敦煌来到卞城的二娘子,她笔下娟秀灵动的书信是在敦煌藏经洞中作为粘贴经书的“废纸”发现的。也难怪,寄的信太多,家人也知道她过得很好,朝贡一结束,二娘子就会随使团回来,这些欢快的信件,对她的家人,自然不算是“物以稀为贵”。
不过对于历史学者,甚至观众来说,这些“废纸”倒是使史书上一板一眼的记载变得有生气了。
粟特人,被中国人所知,除了“东方犹太人”的称号,大概就是因为丝绸之路和“安史之乱”了。
魏晋时期,时局动乱,丝绸之路没有稳定的保障,连接东西方贸易的粟特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即便是现代,信件丢失也是常常会有的事,不然也不会有挂号信了。古时装有书信的邮包丢失,倒也在情理之中。
一封遗失的信笺,让人看到了粟特女子米薇和小女儿的悲惨生活,还有米薇对丈夫的因爱生恨。她当初不顾父母兄长的反对,毅然嫁给丈夫那奈德,随他来往敦煌。然而,命运并未给与她和她的女儿任何垂怜。战乱被丈夫抛在敦煌,沦为奴隶,写给丈夫的求救信一封封石沉大海,同族人冷漠旁观,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这个命运凄惨的女子,最终写下了“宁嫁猪狗,不愿为你的妻”的泣血之言。
悲、欢、离、合。这些不会被历史记载的小人物,真真切切的存在过,生活过。透过尘封的书简,我们看到了历史最真实的肌理。
第二集——爱情的不同模样
爱不易,懂难得。在以旧式婚姻为主的封建时代,能够找到情投意合之人就已是极大的幸运,如果有幸对方还能懂你,这在现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好的婚姻可以让人生幸福,反之会让人生不幸。顶着压力,近30才“晚婚”的秦嘉确有着超越时代的智慧。两地相隔的秦嘉和徐淑,用笔墨诉尽衷肠。妻子柔婉深情的话语,仿若耳边轻声絮语的呢喃。徐淑懂得丈夫的志向,不希望体弱的自己成为丈夫的累赘绊脚石,因而在信中克制自己的思念,只是嘱咐丈夫备好行李,自己一个人的日子要照顾好自己。
另一边,倍加思念妻子的丈夫,在政治漩涡中战战兢兢,他不能让妻女和自己过这样的日子,只能将万般无奈书写于笔下。
他和她,都是爱对方胜于爱自己。
相敬如宾,婚姻幸福的真谛,在结局不幸的两人身上呈现了完整的诠释。
卓文君的故事,放在第四集也不违和。为真爱不顾世俗阻隔、直面生活困境,承担家庭责任当垆卖酒、丈夫变心毅然决绝。爱情原本就应该是专一真诚的,如果有一天,爱情变得和你当初认定的不一样,那就不是爱情,也没有值得你停留的了。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是你告诉了后世女子对爱情模样该有的期许,也是你告诉了现代女性在爱情中女子应有的模样。
王献之的故事,比起他自己的《思恋帖》,我更想用李白的词——“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他抗争过,甚至不惜自残,但皇命不可违。他只能亲手送走至爱之人,看着对方如浮萍飘零于世,寄人篱下。他也许比梁山伯更悲剧,因为他再娶,被他抛弃的爱人却不曾改嫁。
爱情的无能为力,是否就是这般模样。
正史上,李商隐是卑劣之人。那么他到底是鱼肉百姓,贪赃枉法,视人命如草芥,还是背叛唐朝变节了呢?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这是李商隐的好友在他去世时写下的诗句。
李商隐一生,除诗歌外都不能有施展自己的机会,又如何做下大奸大恶之事。
他的“卑劣”,是在“牛李党争”的时代背景下,曾受恩于牛党的令狐楚父子,却娶了李党官员的女儿。但正史上也并没有任何他真的做下背信弃义之事,左右逢迎的相关记载。
这段爱情,无论幸福与否,都难掩遗憾和悲剧。
少年时代的李商隐是不幸的,9岁丧父,所幸他也是坚强的,小小年纪便担负养活一家的责任。这样一个没有童年的人,内心对温情和真情的渴望并不难理解。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李商隐有抱负也有才情,他难道不希望能够实现人生理想,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妻儿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吗?
王晏镁是名门之后,她又何尝不痛惜丈夫因为和自己的婚姻失去机会,只能在贫苦漂泊中颠沛流离。
夫妻在磨难中相互宽慰、抚平身心的伤痛。仕途上不得志的代价,换来的执子之手和相濡以沫是真实的。
人生如一场秋雨,幸好有你。
金王朝的乌林答氏,她对丈夫的爱不仅仅只有以死保忠贞,活着时为丈夫的自保出谋划策,写下绝命书时,敦促丈夫不要一味悲伤,要暗自蛰伏对昏君取而代之。她不后悔为丈夫而死,更希望丈夫能够成为明君结束暴政,以仁义治天下。
她的忠贞,她的智慧,她的刚强,是默默处于男人身后,令人为之奋发也感到安心的女性力量。
第三集——友情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氏宗族被司马家族几乎屠戮殆尽,自此魏国政事听命于司马氏。嵇康卒于262年,一说263年。
在嵇康写山涛的绝交信一字一句的出现在屏幕上时,嵇康妻子出身曹氏宗族的介绍穿插着进入了观众的视野。
司马氏代曹,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都为人所不齿。从上一集李商隐的故事中,观众不难想象,如果嫡妻是曹氏的嵇康投向了司马氏麾下,世人将如何唾弃这位清流名士。
山涛并非不在乎嵇康的清誉,只是内心明白,山野中避世无法拯救嵇康的性命,嵇康活下来的唯一机会就是出山为司马氏做官。山涛只是希望好友能活下来。
然而嵇康这样的狷介之士,宁死也不可能投诚司马氏。年轻的嵇康写信嘲讽老友,自然是向天下表明他和山涛划清界限,但是,内心,是否也有对老友的不满发泄呢?他究竟是该感谢好友担心自己的性命,还是恨好友竟然做出如此安排?
山涛是嵇康最信任的人,在嵇康心中,山涛也是最了解他的人吧。
连观众都觉得残忍的绝交信,山涛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翻江倒海,但在嵇康死后,他还是将嵇康的孩子视如己出,用心抚养,培育成人。
因为即便是曾经做出关心则乱的举动,山涛终究是最了解嵇康的人,他明白嵇康的不得已。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能够遇到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一同欢笑,为其喜,为其忧。这样的羁绊,确是人间少有。
王安石变法,现在的教材似乎都是以赞扬为主。但在当时,变法的结果(为避免争议这里不用手段)就是与民争利,藏富与国,百姓民不聊生。
作为政敌,司马光无疑要反对王安石,而在王安石被罢官后,他却表现出了一个朋友与的理解与宽容。
亦敌亦友的两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始终坚持自己对朋友的欣赏。
看到吴兆骞的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寅,就是很多人认为一生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同样是卷入科举舞弊案,吴兆骞是有证明自己的机会的,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科考是朝廷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舞弊已造成已定事实,皇帝派重兵监视重考,这种做法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好友顾贞观向曾经与吴兆骞交好的人求救,却发现没有人愿意帮忙。除了世态炎凉,我相信当时的很多人也是和我一样认为吴兆骞在大事上酿成大祸的任性是不值得被同情的。
但不管别人如何看,如何做,顾贞观用23年的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了吴兆骞,结束了吴兆骞流放的悲惨生活。有这样一位好友,真是人生莫大的幸事。前后23年为好友做出自己所能做的一切,顾贞观的情与义,让人敬佩感动。
第四集——《孤独的路,勇敢的心》
本集的第一个故事让很多观众惊喜于其中的女权内涵。女权是肯定有的,不然不用特意提到波伏娃的《第二性》。但我认为创作者的意图并不止步于此,还包含了对人道主义的思考。
女人,首先是人,要把女人当人看。
在对女性最为禁锢的历史时期,明清时期,即便丈夫不把妻子当人看,丈夫死后很多女性也只有殉夫这一条路可走。这也是本集中明确阐述的时代现象。非底层的女子,像李贽的女学徒梅澹然,是官宦之女,可能不用那么惨,但当她想接受教育时,也只能“遭谤而死”。
明清时代的男女不平等和今天中国的男女不平等全然不是一回事,那时的女子面对的是国家和社会缺乏人道主义关怀,不把女性当人。
李贽身为男子,不仅没有打压女性,甚至为女性辩解,争取机会。他敢于与整个封建社会为敌,却注定只能不容于世。
放在李贽后面,顾若璞的故事冲击感没有那么强烈,不过当一个女性勇敢的选择不相信“女人离开男人就活不下去”时,她的勇敢就足以让她成功的走出一条在别人看来是死路的路。
“润物细如声”,最开始,勇敢的人一定是孤独的。但是,只要她坚持向前走,就会影响更多的女性,潜移默化的鼓励更多女性变得更加独立一些。
袁枚和郑板桥都是清朝人。目睹官场黑暗,他们拒绝同流合污,而是尽微薄之力为百姓做一些事。离开官场,不再要求子女一定要入仕,也没变得愤世嫉俗,很享受平淡的生活,关心他人。在家风的影响下,袁枚的侄子袁通没有变成范进周进之类的悲剧,顺应天性,在作词领域找到方向。
今天网上常说要有同理心,要站在他人角度着想。几百年前的郑板桥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尊重弱势的农夫,并在家族内宣扬自己的理念了。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即便身处泥泞也不要忘记抬头仰望星空”,话虽如此,大部分人还是与泥潭融为一体。但总有人,拒绝做时代的帮凶,选择抵抗时代的侵蚀。世人皆醉我独醒,他们是孤独的,也是勇敢的。
第五集——
家不可能脱离于国而存在,家风自然会受到国家风气的影响。比如秦国时期,秦地普遍尚武。而汉朝建立后,在开国皇帝刘邦重文政策的推行下,自此中国的家风普遍重视读书,影响至今。
豪迈的武将马援,在家风的培养上,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他不厌其烦的教导两个侄子,“闲谈莫论是非”,“做敦厚清廉的人”,家风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动之以情、举例论证引导年轻人走上正确的道路。大家长的威严,也不是仅靠严厉的惩罚,而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以谦逊正直让后辈自发的效仿。
交到正确的朋友很重要,因为这是你人生道路上要与之同行的人。“刻鹄不成尚类鹜”,每一个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孩子们找好正确的榜样同样很重要。
成长,原本就要面对很多具体的情况,一概而论的大道理并不能起到做大作用。因而,对子女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指导也是家风在务实方面的体现。
因为先入为主,孙权的部分对我来说是很意外的。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周瑜《疾困与吴主笺》
也许是周瑜死后,孙权对大臣的态度有所转变。吴国的灭亡是在司马氏代曹之后,是汉末三国最后一个灭亡的。这与孙权信任尊重外姓臣子,教导族人学习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只是七品小官的沈炼,教导儿子不要只是空读书,要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勇于站出来担负大丈夫为国为民的责任。刚正不阿,虽九死犹不悔,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树立了沈氏一门刚正不屈的家风。他的儿子沈襄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称为一名正直为百姓造福的好官。沈炼在泉下有知,当可瞑目了。
补充两点纪录片没提到的,一是沈炼不仅认真教导儿子,流放漠北时,他教当地的孩子识字武艺,也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嫉恶如仇的道理。二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斩于菜市口时,一位当年在漠北受沈炼教化的赴京考生拿着一张白练,上面是用血写成的“锦衣卫沈炼”,大哭“沈公瞑目”。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不因苦难而停下脚步,勇往直前,为改变、为理想而卓绝奋斗。做官不为名利,为百姓做实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时政的利弊。设立义庄、义田、义学,开慈善事业先河。再加上本片没提到的在西北抵御西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生为国为民的范仲淹,毫无疑问在中国历史上树立了文人和官员的精神丰碑。
最容易受到范仲淹影响的,自然是他的子侄,在优良家风的引导下,他的侄子为国为民,他的儿子“位过其父,而有其风”。
国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家风不止是家族的脊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第六集——英雄是民族之幸
因为最后一集,我给《书简阅中国》打了五星,原本是准备打四星的。
中国人历来赞扬的,情与义之外,还有一个忠字。
尽忠报国,岳飞并非不忠君,但他最忠诚的,是国,是民。
“靖康之耻”有多耻辱,不止是宋朝,在五千年历史上都是极大的耻辱。金人所占地区宋人的悲惨生活,是被南宋统治者无视的。但岳飞,他做不到放下这些百姓,也做不到任由宋朝继续毫无尊严。
一生在疆场上所向披靡的岳武穆,没有马革裹尸,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了大理寺。千年后的我们,看着岳飞生前写给宰相、写给皇帝的书信,我们能看到英雄舍命杀敌的义薄云天,对百姓的关怀备至,一心为国毫无私心的忠诚,还有,内心的不甘、无力和悲痛。
文天祥是宋朝最后一位状元,他本是一个文人。
太皇太后痛骂文官的信,本片没做太多的解释。感兴趣的观众可以了解一下,宋朝,是对文人最好的朝代,比其它朝代好太多。宋朝,也是最喜欢羞辱武将和英雄的朝代——可以了解一下民族英雄狄青的故事。宋朝,还是对百姓尤其是农民苛政税赋压榨最严重的的朝代,虽然封建朝代农民都很苦,但除了半殖民地的晚清,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一样不把农民当人,全然不顾农民的死活。一般一个朝代快灭亡,或者至少要到了中后期才会有农民起义,而宋朝从北宋初期就农民起义不断。
国家即将覆灭,深受宋朝优待的文官纷纷抛下朝廷和皇帝出逃。同为文人,此前没受过一点优待反而被打压的文天祥,此刻却毅然站出来,召集民兵抵抗蒙元。
儿子死在战争中,无法再留下亲骨血的后嗣,抗元屡战屡败没有成功的希望,这些都没有动摇文天祥内心的信念,他爱的是国家,不是成功,也不是希望。
补充一点纪录片没提到的,文天祥被俘后,元兵带着他参加了宋朝灭亡的崖山海战,他作为宋朝俘虏,目睹宰相带着末代小皇帝跳海,十万军民宁死不降投海自尽,好不容易突围蒙古人包围圈的将军及其部下在下山时突遭泥石流而死,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在写给养子(侄子)的遗信里,他没有指责养子的生父(他的弟弟)投降,只是平静的说着忠孝不能两全,希望孩子明白他的生父选择投降保全了文氏一族的血脉。
大义之后,他也顾全了小节,信的背后,是文天祥对天地间众生的悲悯之心。
感谢这封信能够传世,后人可以近一点,去感受他对气节的坚守,对国家大义的捍卫,还有内心浩然正气的留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在文天祥去世几百年后,有一位自幼视他为偶像的书生,被昏君斩杀于菜市口,死后与岳飞同葬在西湖边,他就是大明于谦。
在于谦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将文天祥的画像放在于氏宗祠中同于家的列祖列宗一同让于谦祭拜。受家风影响,于谦从小最喜欢背诵、临摹的就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多年后,土木堡之变,皇室和官员纷纷准备南逃,眼看明朝就要成为第二个南宋,北方大地和百姓即将沦陷于瓦剌人的铁蹄践踏。于谦,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书生站了出来,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之既倒,救生灵于涂炭,保卫了京城,拯救了整个明朝。
明朝军备废弛,导致倭寇横行东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朝廷算是指望不上了,东南沿海的百姓难道就要等死吗?“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个世上,有着为了保护别人的性命而不惜自己性命的人,如任环。
每一次作战,任环都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战前就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以必死之心迎敌。
国和家的关系是什么,今天的我们可以在任环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那是他身受重伤时,拒绝回家养伤给儿子所写的信。
如果没有人抗击倭寇,他们在苏州的家难道就不会被波及吗?保卫国家,保的是千千万万的家,也是保自己的家。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口耳相传的英雄事迹,对于这位英雄,我们熟知他的功绩,却少有人对英雄其人有所了解。
看着林则徐呈给皇帝、写给朋友的信,我们能切身体会到他处于风暴漩涡的忧国忧民之心,和面对时局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想要做成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并不容易,只有看到林则徐写给朋友的信,人们才能知道虎门销烟之前,他究竟事无巨细的做了多少准备工作。
为了解英国人,他召集人们翻译外国资料,甚至55岁高龄自学英语。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直接影响了魏源等人。他采购枪炮,强化清军。这些对中国人看到国外的世界,一步步走出封闭,以及军队和国家开始现代化,都有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
在广州成功抵抗了英军的林则徐,还是被革职查办,发配新疆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向观众呈现了林则徐和左宗棠的见面。林则徐在去世前一年回到湖南长沙时,谢绝了无数前来拜会的人,而是单独接见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左宗棠,向他详细叙述了自己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和对西北的忧虑。多年后,左宗棠没有辜负林则徐的期望,他抬着棺材走出嘉峪关,平定回乱,从外敌手中收复新疆。林则徐在新疆修水利,左宗棠一路种树。“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些,又是另一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了。
慈禧大寿挪用海军经费导致甲午战败,读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陈京莹的家书告诉我们,原来,那时候的北洋水师,海军自己也知道,装备落后的他们根本打不过日本天皇节食、倾日本全国之力建造的日本海军。
眼睁睁的目睹战友在你面前尸体横飞,明知道自己上前也是送死,你是否还会义无反顾的走上前去迎敌?
旗舰被击没,群龙无首之时,邓世昌在“致远号”上升起舰旗,成了吸引日军火力的靶子,20分钟后,邓世昌和几百名战友壮烈殉国。
“致远号”军舰沉没,北洋水师大多数军舰返回沿岸自救后,“经远号”战舰选择了“逆行”。敌我力量悬殊,战友纷纷惨死,围攻的几艘日本战舰一再发出要求他们投降的信号,“经远号”两百多人没有一人退缩,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接上,直到,战舰彻底沉没海底。
忠孝不能两全,而不管当时的清廷是怎样的腐败、让战士送死,这些海军牺牲自己的性命守护的是国家啊。
本集的每一个故事都拍的感人至深,启迪心灵。没有英雄的国家和民族,是可悲的。我们的民族英雄,很多以悲剧收尾,但拥有他们的中华民族,是幸运的。
这些人们耳熟能详,或是鲜有人知的英雄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爱国尽忠的信念,是一个民族能够重新站起来,并将继续站起来前行的脊梁。
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一定会有凛然之人不避灾祸,为国为民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答案。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拆分。
——张籍《秋风》
我们看到的信是一气呵成、不用修改的手稿吗?还是,内心万千思绪不断翻涌,字斟句酌,一次又一次提笔最终不再修改的书简?
演员精湛的演技,能够和优秀的配音还有解说一同为好的故事带来更多的张力。本片的选角让人惊喜。每一位演员都非常优秀,第一集的赵义深阿娘的扮演者,在创作人编织的团圆梦中,见到儿子回家,先是一脸木然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然后泪水滑落,泪中带笑的看着回到家的儿子。气质古典清雅的徐淑,演员将一个外柔内刚的病美人演绎的很到位。最后一集的岳飞和文天祥,仿佛真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民族英雄。陈京莹的扮演者,在书写家书时,坚定隐忍的脸庞颤抖着,随即闭目流下一行清泪,将忠孝难两全,却在国家危难之际义无反顾为国家放弃孝道的信念传达给了每一位观众。
感谢本片的每一位演员,配音人员,解说者,他们使30个故事的每一个故事都呈现的如此真实。
感谢《书简阅中国》的创作者,感谢小心翼翼挖掘整理书简的考古工作者,感谢不懈解密的专家学者。感谢纪录片中出现的每一位真实的大英雄,小人物。因为你们,观众才能在这个迷惘的时代,在日复一日的挣扎中,保持内心的感知力不灭,从故事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