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拐卖给生养两个家庭带来的巨大撕裂是一个好视角,但它应是一个视角,而不是要讨论的事情本身。可整部电影最终就停在这儿了,主创人为地规避了所有自己可能的态度,不下判断当然是聪明的,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这样一个故事前,这种不表态已经到了软弱的程度——电影里的恶实在太轻了,太少了,在拐卖如此巨大的恶面前,观众不可能觉得生养问题是它最应该被讨论的问题。
李红琴出现后,再老练的观众也会茫然,感同身受失子家庭的悲痛是如此容易,但到底要如何去看一个拐卖者妻子的角色?哪怕只是出于最朴素的良心,我能允许自己同情她吗?主创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概就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批判性何在。然而主创只是一味地想让观众同情李红琴,为此抹除了所有可能在道德上陷其于不义的元素,她不知情,不参与,且为孩子付出了她能给出的所有爱,大概是所有被拐儿童的父母所祈愿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结局——一个对如何面对拐卖之恶毫无意义的答案。电影没有义务为社会问题给出答案,但不至于怯懦到连问题都不敢抛出来。
电影的制作是一流的,因此如果忽略拐卖本身的沉重去看是好看的。结局在电影整体不表态的前提下也相当高明,刨掉李红琴身上最后的一点可能的恶,让她成为一个从头到尾被蒙蔽的、被无常命运戏弄的悲剧人物,再把镜头逐渐拉远。仿佛主创最后还要强调一遍,看吧我们只是呈现者和记录者,我们不会对人物进行审判,试图让整部片子的轻轻放下没有那么无力。当然编剧很成熟,每个人物(包括李红琴)在失子/寻子的核心外都有自己很鲜明的性格,彼此之间写出了差异,是完成度不错的亮点。演员都很到位,赵薇确实演得很好,但大明星的五官还是太突出了,在这样的人物处境下很难让我相信。反观片尾人物原型出现,一句话就能落泪,这是真正的呈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