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0.0 很差

原名:又名:

分类:剧情 /  中国大陆  1982 

简介: 旅居国外的植物学家、园艺总工程师蔡翩翩,准备和女儿蓓娜回国研究牡丹新品种。归国前

更新时间:2006-03-02

翔影评:《翔》:一次成功的起飞


《翔》:一次成功的起飞
(一篇迟到的影评——献给王晓棠)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所谓“一次负荷过重的起飞”

关于王晓棠的《翔》,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几句,虽然这几乎是迟到的话了。我是既不同意那种《“老扮少”,何时了》的姿态相当清高的不大负责任的评点,也不同意所谓“一次负荷过重的起飞”的结论。前者是捷足先登于1982年第4期的《电影画报》(双月刊)上的,它暴露了文章作者冯麟的比较浅薄的唯美主义倾向以及不做具体分析的强词夺理的专横。令人费解的只是,《电影画报》本来是一家全国性的由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办的、以电影剧照、图片等为主做电影宣传推广的电影刊物,在一部具体影片的发行公映之前就早早地登出对该片如此的表态性质的文章,倒是十分罕见的,文章出来不得人心该刊亦不管它,甚至干脆到1982年全年6期刊物出完,有关该片的剧照图片的专题介绍(如同所有公映的国产新片该刊原本都要做的那样)也一次都不见刊登。这已是从一篇文章的偏颇到整本刊物的不公道了(尽管如此,《电影画报》自1982年第6期起,加重了文章评论版面的分量,商业气息似有收敛,还是很值得祝贺的)。后者是刊登于《文汇报》1982年11月28日第4版上的文章,是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组五位影评员的看法。它是一篇以给王晓棠同志的公开信的方式、看来折中公允实际上是带贬义的影评。文章虽颇有具体分析,但恰恰未能肯定影片一些最值得肯定的东西(如影片后半部),却犯了大凡“群众影评”往往容易犯的通病,即以“生活真实”的标准来强求“艺术真实”。而所谓“一次负荷过重的起飞”的论点,却不应是评论一部影片的出发点。因为评价一部影片的根据,不能看电影的编、导、演等职是多人分担还是由一人独揽;而是应当看——无论是多人分担还是一人独揽所导致的影片最终的客观效果。指责影片创作是王晓棠个人的“一次负荷过重的起飞”,这一说法反而包括有否认影片除了王晓棠个人的艺术劳动以外其他所有演职人员亦参与其艺术劳动的危险性;而且这种说法本身是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如果真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起飞,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觉得《翔》的上映效果是好的,我周围不少看过的人也认为这部影片很感人。虽然题材是写“文革”带给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创伤和磨难,并不算新(单以华侨女知识分子为主角来看还是不一般的),但影片仍自有其独特之处。


影片写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性格鲜明的“好人”形象

首先是影片写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性格鲜明的“好人”形象。女主人公蔡翩翩归国报效祖国,她在“文革”前的天真、热忱与“文革”受难后转而显得深沉、成熟的两段过程写得泾渭分明,而又都以她这个翩翩(偏偏)的“倔强”性格贯串始终。她从“牛棚”出来回到何家,见到老何一家代为培植的黄牡丹已怒放盛开,此时她那狂喜和激奋的目光与表情,那连连几声“黄牡丹!”的惊叫声,那向何大妈扑去狂吻的动作,被王晓棠演得何其充分与饱满,又何其自然地露出了她作为一个曾是得宠的高级知识分子、华侨的娇女,在经过长期受难的精神压抑之后重又恢复了的那种奔放、那种热情横溢的原始本性!单从影片写她口头答应为恩人路将军跳舞,实际又执拗地未跳而离开,到杨明地埋怨她后她又反悔,直到最后在牡丹溪前面对已经作古的恩人路将军的相片重又起舞这一贯串细节,就可见出影片塑造的女主人公蔡翩翩的独特的“这一个”的性格特点。这种强烈的执拗与倔强因而富于英雄色彩的女性性格,在近年来当代题材的国产片中,恐怕只有《沙鸥》中的沙鸥可以比及。而《翔》比及《沙鸥》又胜于《沙鸥》的地方,又在于它不仅把笔墨全部集中在女主人公一个人身上;凡影片笔墨所及之人物,无论是路将军、钟大爷、老何夫妇、杨明地,还有蓓娜等等,无不各有其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色彩。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影片通过写人写情意蕴了丰富深长的哲理性思想内涵

其次是影片通过写人写情意蕴了丰富深长的哲理性思想内涵。影片写的牡丹,绝不仅仅是作为植物学家、园艺工程师蔡翩翩的单纯的科研对象。牡丹就是人。影片自始至终是以牡丹特别是“舍命不舍花”的焦骨牡丹来喻指剧中的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物的。而影片让蔡翩翩当初抱定的“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念到影片最后她深刻认识了“滴水”与“涌泉”的相互数量关系根本不可能用之于个人与个人之间,而只能用之于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并惭愧地把这句话倒过来说,说明翩翩虽然自身经受了一场磨难,思想境界却起了质的飞跃。“娃娃”真的长大了,会走、会跑、会飞翔了。用一句政治语言来说,这是国外爱国华侨知识分子不能不多少有的唯心史观,在来到大陆中国后,在人民群众的关心保护下世界观向唯物史观转化的飞跃!在蔡翩翩最后的那改变了信念的感人肺腑的心声中,我相信它不仅仅是影片主人公与影片本身的深刻内涵的表现,它是影片编导演王晓棠自己思想的深刻内涵的表现。《翔》的深刻思想,可以说就是蔡翩翩的也就是王晓棠的深刻思想。


电影的表现手段也很出色

第三是电影的表现手段也很出色。只要稍懂一点电影的人,都会觉得这部影片有现代气息,节奏快,蒙太奇转换干净利落,演员也都选择得不错,包括王晓棠自己选自己。(我们很难设想,假如选最佳女演员陈冲、张瑜、李秀明甚至刘晓庆这些阅历较浅的新演员来演既有外在东西又深有内涵的翩翩能够超过王晓棠自演。)这些说明王晓棠不但是有生活感受,因而能够编戏演戏,也完全能胜任导戏。影片的导演特色很多,这里举三个例子:

一是粉碎“四人帮”这场转换全剧背景的戏极有特色。编导没有老套地处理成一种纪实性介绍的手法,如用“报纸的通栏大标题”的特写,或干脆跳接到北京城里,用一段真实的资料纪录片来交代,而就是处理在当地、在离牡丹溪不远的山村公路上,处理成女主人公找不到杨明地失望而归的途中:周围先是一片漆黑,翩翩独自在茫茫夜路上踯躅,慢慢传来鼓点与影影绰绰的光点;当欢腾的游行队伍(它自然是极富于地方气息的)走过、熟人们向翩翩打招呼时,兴奋的群众逐渐把翩翩包围起来,而翩翩一时似还沉浸在对恩人已逝的哀思中。这里的独特处理所包含的氛围与主人公、景与情、欢与哀的动静反差对比,直到最后主人公如大梦初醒,被人们簇拥着发表讲话,使主人公与周围环境又从不协和转而融为一体,也使影片的整个气氛达到高潮。它形象而深刻地说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传奇性与作为历史转折的伟大意义,以及主人公从此自由地站起来,个人命运也同时进入“新的开始”的变化之巨大。

再一个要讲的是我认为属于影片导演设计中最动人的一场戏或一个镜头,那就是翩翩翻山越岭来到钟大爷家打听杨明地的下落,而被告知杨已死去,并听说杨当时亦未提起过蔡,使她万分失望之时出现的一场戏或一个镜头:我们只见蔡已经走到门边准备告辞,这时钟大爷突然声称杨当时每天叨念着一个“娃娃”。影片这时仰拍了一个固定的、持续很长时间的蔡翩翩倚扶门边的大近景,身上投影着夜风中摇曳的树影,伴随的画外音是钟大爷激情昂扬的叙述声,画面是女主人公眼望开着的门外前方,屹然不动,却听的热泪盈眶;当钟大爷的画外音中止,转而是发自女主人公沸腾不已心理状态的内心独白。这里的那个看来静止的固定的长镜头,却包含了镜头内部蒙太奇的丰富内涵:这些声与画、动(内心与树影)与静(影像与镜头机位)、光与影的对位对比与重叠交叉,随着画内外人物语调的激荡与树影的摇曳,达到银幕画面女主人公与剧场观众在情绪感受上共同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审美效果。这一镜头使人联想到一些古典电影电影大师在镜头的画面与声音的蒙太奇组接上的艺术功力与技巧,证明了王晓棠尽管初次执导影片,却已经体现了她的接近电影艺术大家不凡身手与风格。

第三是在影片的结尾。前面翩翩去了一趟钟大爷家,由于她坚信杨明地没有死,然而钟大爷却分明肯定他已经死了——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关于杨明地究竟是死是活的悬念。那么,影片何以造成观众对杨明地生死问题的巨大悬念?我认为这同编导着意塑造的钟大爷这个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所带有的那种传奇神秘色彩有关(钟大爷的个性、他说话的语调、他身居的环境、他对杨的下落的陈述等都如此)。有人根据从影片结尾看到翩翩在若有所失的茫然中忽然又听到了她当年所熟悉的曲子《良宵》,看到了从翩翩的主观视角看去的那一景象——在牡丹溪边手执洞箫直吹的杨明地,再或许按照影片剧本或故事说明书的介绍,自然可以认为杨明地确实还活着;但是如果单从银幕表现的艺术效果看,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影片最后表现翩翩听到了箫声、见到了在溪边吹箫的杨明地(影片正是至此为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完全是她个人主观意识中的一种幻听与幻视;而全片至此的戛然而止,也并未让片中的目击者与被目击者能再有什么可确证其为客观存在的表述。我不知道王晓棠在编导影片的这个结尾时,是否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一模棱两可的处理(我记得执导《小花》的黄健中在该片结尾对何翠姑的生死处理,就是有意模棱两可,而本意是处理成死去的)。但是不管怎样,影片《翔》的结尾所达到的效果是迷人的、耐人寻味的,是诗一般地朦胧而幽美的……


最后,我要奉劝某些真正热爱中国电影艺术而又听了“老扮少”的舆论竟又不去看《翔》这部电影的同志再听我说一句话:我看片前听了那样的舆论,曾经对《翔》没有好感,也为此为王晓棠同志捏过一把汗。但是看了影片,我一点也不觉得王晓棠由于自身年龄的因素真给翩翩的角色的外形带来多大的外在的损害,或许在看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时你还不敢这么说,但是当看完全片,你会相信:一个有艺术功力的电影艺术家是会以其表现角色内在性格的巨大力量去冲破自身外在形象躯壳的某种有限性。正如罗丹所说,“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本身。” (《罗丹艺术论》第2页) “美,就是性格和表现。”(同上,第62页)这不啻是准备着给唯美主义的有力一击。


1983年1月5—7日写于Y.C.
2005年8月5—6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作者为本文因故没有能在22年前发表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相关链接]
影片信息:
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故事片
编剧、导演:王晓棠
摄影:朱鹿童
主演:
王晓棠(蔡翩翩)
王振泰(杨明地)
谢德辉(蓓 娜)
刘 佳(路若平)
郭 平(林教授)
姜祖麟(蔡川林)
赵志英(老 何)






翔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开心电影院,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开心电影院 kxd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