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向社会的规训说不!
泽尔玛从小不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认知的“女孩”的样子。她大大咧咧,受到欺负不会哭,而是会反击。为此身边的人嘲笑她不像女生,告诉她女生“应该”有的样子。她遇到的爱情,要么是傲慢的、会在街上抢钱的坏男孩,要么是一夜情后失踪的画家老头,要么是大男子主义的妈宝男。慢慢的,在泽尔玛的大脑中,这些话语、这些经历形成了神经突触,变成了左右她行为的一种内在规则。
(电影一开始这一段儿,会让我觉得在展现方式上,说教味道过浓,仿佛只是把现实中广泛存在的 社会对女人充满爹味的指责 一股脑地加在女主泽尔玛身上。这样指出社会问题的方式过于生硬,难免会让影片前半段的观感略有遗憾。)
但是最后一段,在泽尔玛和丹麦男生博的恋爱故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博没有大男子主义,他从小喜欢穿裙子,也和泽尔玛一样,会受到路人关于性别的嘲笑。从这一点来讲,两个人是惺惺相惜的。你能感受到他们俩的确是更加适合的一对,会期待这一次他们收获完美的爱情。可即便如此,两人结婚后依然会发现在一些方面观念不和,乃至于从观念不和,延伸为日常生活的互不顺眼。
而在离婚后,博终于鼓起勇气,穿着女装来到了泽尔玛面前,向她展示“真正”的自己。
泽尔玛也终于不再听信社会的“忠告”。她面向象征着社会话语权的三个小天使,引导他们,让他们跟着泽尔玛自己的旋律开始歌唱。
至此,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丝毫不怀疑影片中展示的小女孩受到的社会规训的真实性。因为这其实普遍存在于所有人身上。“身为XX,你应该XX”,这样的句式我们听了太多。可是要温和地、有效地反对这些规训,很难。甚至连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不一定是你必须做的,也不容易。
(泽尔玛和博的故事还展现了一点:男女之间的确不只是存在恋爱关系。你和对方明明能感受到彼此的发光点,或是拥有对彼此的精神需求,但在一起后仍因鸡毛蒜皮而失去耐心,这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错。可能只是你们选错了相处方法,换一种关系存在,你们于对方而言都将是不可替代的)